2024年,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决定,任命吴清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在线证券配资,免去易会满的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职务。国务院决定,任命吴清为中国证监会主席,免去易会满的中国证监会主席职务。
吴清生于1965年4月,安徽蒙城人,中共党员,1989年1月参加工作,研究生,经济学博士。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上海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第一副院长,此前为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在此之前,吴清曾任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理事会理事长,更早之前在中国证监会供职多年,具有深厚的证监系统履职背景。
监管经验丰富
接棒易会满担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的吴清,现任上海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第一副院长,此前以“金融副市长”的身份为市场所熟悉。
履历显示,吴清历任国家计划委员会综合司干部、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办公室干部,曾任中国证监会机构部副处长、综合处处长 、副主任(正处级)、机构监管部副主任(副厅级)、主任、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办公室主任、基金监管部主任等。
具体来看,2005年,吴清任证监会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办公室主任、专事问题券商的风险处置。在其履职期间,妥善处置了包括南方证券、闽发证券、“德隆系”券商在内的31家违规证券公司,其中,推动26家公司进入司法破产程序,其余5家以其他方式完成收口。彼时,这位年轻干部曾因作风强硬而受到市场关注,一度被称为“问题券商终结者”。
2009年3月,吴清出任证监会基金部主任,任职1年半期间,完善了产品的申报程序,并推动了新的基金销售新规的出台,推动了基金发行制度改革。同时,吴清也严打“老鼠仓”,如融通基金“张野案”“刘海案”“涂强案”等。
2010年,一纸调令,吴清来到上海市虹口区,先后担任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副区长、代区长、区政府区长、上海市虹口区委书记。
此后,于2016年,吴清回到金融领域,出任上交所理事长、党委书记。
在上交所任职期间,他曾强调,上交所将切实扛起一线监管和风险防范责任,筑牢市场监管、风险防范和投资者保护的第一道防线。“上交所要开展刨根问底式的信息披露监管,抑制和防范不公平的资本市场行为,用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监管方式,揪出‘大忽悠’和‘小忽悠’,通过公开透明促进公平公正的实现。”
2017年,吴清再次离开熟悉的金融领域,先后担任上海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主任,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及至担任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在担任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期间,吴清主要负责发展和改革(能源)、应急管理、金融、税务、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议提案办理、政务公开、政府职能转变、城市数字化转型等工作。协助分管财政、审计工作等。
2022年12月,吴清在第四届上海金融科技国际论坛做主题发言时表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上海将以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重要抓手,吸引集聚全球资源要素,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2023年7月,吴清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同年8月任上海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同年9月到2024年2月,任上海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第一副院长。
资本市场深化改革
从易会满的履历来看,他从金融机构基层做起,到出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市场曾用“逆袭”来形容其经历。
可以看到,自1984年从浙江银行学校城市金融专业毕业后,易会满便进入银行系统,最早在中国人民银行杭州市分行担任计划处的计划员,此后相继担任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党委委员兼营业部总经理、党委书记,江苏省分行副行长(主持工作)、党委副书记,江苏省分行行长、党委书记,北京市分行行长、党委书记等职务。
2008年,易会满出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五年后,2013年就任中国工商银行行长,三年后(2016年)就任中国工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这一履历,被市场称作“草根逆袭”。而“逆袭”的背后,易会满不仅有着银行不同层级的经验,实干能力也受到业内认可。有媒体援引工商银行内部人士评价:出身基层、敢于改革,管理作风颇为“铁面”。
在易会满“掌舵”中国工商银行时,中国银行业正面临变革,而到“交棒”时,中国工商银行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建立起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在锻造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易会满曾撰文提到:“大道至简。中国经济奇迹和中国银行业浴火重生,靠的就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改革带来了思想解放、观念变革和体制突破,开放带来了要素互通、活力释放和管理提升。”
2019年,易会满出任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此时,中国资本市场正迎来重大变革。在易会满担任证监会主席的任期内,可以看到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稳步推进,2019年,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鸣锣开市。2020年6月,创业板注册制正式落地,企业上市速度加快,创业板活力再提升。2021年,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中国内地迎来第三大交易所,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再度完善。2023年,证监会及交易所等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制度规则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标志着注册制的制度安排基本定型,注册制推广到全市场和各类公开发行股票行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正式实施。
此外,在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监管转型方面,2020年3月,新证券法正式实施,进一步完善了证券市场基础制度,为证券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落实落地、有效防控市场风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提供了坚强的法制保障。同时,以新证券法的正式实施为起点,围绕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出台、《期货和衍生品法》实施……可以看到,资本市场法律体系的“四梁八柱”相继落成,制度体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持续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近年来,立体化追责体系构建不断推进。中国证监会坚持“零容忍”执法理念,持续加大对财务造假、欺诈上市等各类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强化行政执法,提升监管合力。随着全面注册制实施,中国证监会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科技监管建设,切实提高监管能力。
易会满在2022年8月发表署名文章指出,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必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维护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持续优化资本市场生态,“零容忍”打击证券违法违规行为。
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方面,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外资占股比重从放宽到提前取消限制在线证券配资,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扩大行业开放鼓励良性竞争,资本市场生态和营商环境、行业服务水平不断跃升。